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  • 联系人:黄先生
  • 座 机:0751-2503239
  • 手 机:15089868884
  • 邮 箱:2227181368@qq.com
  • 地 址:韶关市翁源县坝仔镇
  • 主 页:http://www.ganzhe8.com

册亨丫他镇甘蔗产业链反思:需发展市场营销

点击数:20252014-08-30 14:09:49 来源:

《乡村调查》记者深入基层采访调查

  成片的绿色是密密的甘蔗林,林中星罗棋布的蓝顶小屋,小的是鸡棚,大的是羊圈……这是典型的册亨县丫他镇景象。

  而这幅景象则是丫他近年发展起来的产业链:山下种植甘蔗林,绿壳蛋鸡林间跑,蔗叶喂养牛和羊……

  丫他镇将这条产业链总结为“11522”,即:1亩甘蔗地,配养1头牛或5只羊,蔗林下放养200只绿壳蛋鸡,实现每户甘蔗种植户增收2万元以上。

  这条产业链是当地的经济命脉,更是当地农民致富的希望所在。

  丫他和其它山村乡镇一样,原本没有什么特色产业,多数壮劳力外出打工,留守农民靠种植水稻、玉米等传统经济作物为生。

  2011起,该县引进日加工能力4000吨甘蔗的南华糖厂,全县把甘蔗产业作为一项扶贫产业发展,倡导农户大量种植甘蔗,此后,又因地制宜用蔗叶养殖牛、羊,蔗林下养殖绿壳蛋鸡,试图形成符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链。

  这条在还未产生极大效益的情况下、仍被当地农民普遍看好的产业链,理论上应该是前景很“丰满”,却因遭遇市场“瓶颈”而造成现状有些“骨感”,着实令人困惑不已。

  1思 甘蔗种植收益佳波动大

  册亨纬度低,春天热得早、秋天冷得晚,这里种植的甘蔗产量高、糖分足、个体粗。

  据了解,甘蔗种植曾是当地的传统产业,当地农民有加工红糖传统,但加工方式传统、规模小,甘蔗产业一直未上规模,未成气候。 

  南华糖厂落户册亨后,该县将糖蔗产业作为“十二五”农业重点产业之一,丫他镇则是核心种植区之一,目前,种植面积已达1.4万余亩,2600余农户参与种植,出产甘蔗量3万余吨,甘蔗已成丫他的支柱产业。

  这些甘蔗,南华糖厂按每吨450元收购,政府补贴70元,每吨甘蔗,农民实获520元,一般家庭种植面积10亩左右,生活无忧了——那时的甘蔗,让大伙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。

  然而,近两年食糖市场持续下跌,按这个价格收购,企业就会亏本。

  为此,有蔗农反映,上一季蔗款至今还没兑付完毕。

  为此,蔗农“很恼火”,有的甚至用药打死蔗苗,改种其它作物——这时的甘蔗,又让大伙吃到了市场变化的苦头。

  对此,村民刘松柏认为企业应争取蔗农理解,分期兑付蔗款,双方携手共渡难关;同时,政府应帮助蔗农拓宽销售渠道,不要“一棵树上吊死”,降低蔗农市场风险。

  2思 蔗虫养鸡品质高卖价低

  甜蜜的甘蔗,不仅人喜欢,虫子更是喜欢。

  对蔗虫无可奈何的村民,试着放鸡入蔗林吃虫子,“虫效”显著。

  当地政府和扶贫部门见状便因势利导,引进绿壳蛋鸡,供农户养殖,首批在板街村选择48户农户,每户投放200羽鸡苗,每羽鸡苗10元,农户自己出5元,扶贫部门补助5元,在蔗林修鸡舍,也给予一定补助。

  蔗林里放养蛋鸡,蛋鸡吃蔗虫,不仅甘蔗长得更好,鸡、蛋品质也是上乘,而且绝对绿色环保,有着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,可谓一举多得。

  于是,有了绿壳蛋鸡产业,丫他甘蔗产业链第二环接上了。

  村民王红莲家养殖了400羽绿壳蛋鸡,让她头痛的是,讲究实惠的当地人看到绿壳蛋个头小、价钱高,认为“划不来”,故而买的人不多。

  养殖大户王大勇告诉记者,这种在蔗林里吃蔗虫长大的绿壳蛋鸡,其鸡肉及所产鸡蛋的品质,可以说绝无仅有。

  因为看好这项产业,王大勇他们的投入也很多,没想到发展起来会这么难。

  王大勇介绍,一枚蛋的成本价在1元以上,即便售价2元,也“有搞头”,而事实是,实际售价1元都不好卖。

  为此,他曾经到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贵阳等地跑过销售,但效果甚微。于是,多数绿壳蛋以普通鸡蛋的价格,卖到了兴义等地的糕点店,以称斤数的方式亏本出售。

  而绿壳蛋鸡虽能卖上当地土鸡价,但这种鸡个体小,体重仅2斤出头,要喂养7个才能长成,蛋鸡当肉鸡卖,“不划算”。

  大户如此,小户更难,只能逢赶集,肩挑背扛,小批量出售。

  据说当地绿壳鸡蛋已注册了商标,但树品牌、闯市场,对搞生产很专业、做营销很业余的养殖户而言,艰难之极。

  3思 蔗叶养畜项目好营销弱

  2012年,甘蔗丰收,册亨退休干部黄锦和回到家乡丫他镇板街村,看到大量甘蔗叶派不上用场,焚烧后造成空气污染,便产生了蔗叶养畜的想法。

  通过查资料、调研,证实他的想法是符合科学规律的、可行的。

  于是,黄锦和便与他人办起了养羊合作社,从省外购进80多只适合圈养的大耳羊,并得到了扶贫部门的支持,获得了每只羊750元、每平米圈舍200元的补助。

  黄锦和介绍,大耳羊个体大,大的可长至200斤左右,羊羔多胎率高,羊肉膻味淡,适合圈养,对环境破坏小,是适合当地发展的好项目。添加其它配料后,一亩蔗叶冬储,可养羊5只左右。

  当地政府部门认为,蔗叶养羊是延长甘蔗产业链的好项目,便向上争取支持,以丫他镇为核心,扩大养殖规模,让农户自由选择合作伙伴,统一建养殖小区,分户养殖,按每平方米羊圈200元、每只羊7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,并帮助农户在当地信用社贷款,许诺部分贴息,口头承诺全县发展养羊产业,优先从丫他镇的养殖户购买基础母羊,既可以解决养殖户销售顾虑,又降低了引种风险。

  2013年,全镇购进基础大耳羊2000余只,100农户参与养殖,目前,全镇已有8个养殖场,大耳羊养殖量超5000只,还有部分湖羊和黑山羊。

  养殖带动了饲料需求,以前作为废物处理掉的蔗叶,理顺捆好,可卖到300元一吨,稻草也有人要,再不用焚烧。

  “项目是好项目,发展好却不易……”黄锦和唠叨了好几遍。

  黄锦和的担心来自于丫他的现实:丫他有不少少数民族村寨,许多村民连普通话都听不懂、不会说,开创市场能力几乎为零;同时,随着羊羔的不断繁殖,一些喂养水平高的农户,当初进的30只羊,已繁殖到70多只,羊圈已“羊满为患”。

  板街村大寨组50岁的岑廷祥,有多年的养羊经验,去年通过项目支持购得30只基础母羊和一只公羊,如今羊群已增至58只,母羊肚子还怀着好几头,60平方米的羊圈,已显得相当拥挤。

  贷款5万元养羊,指望今年能用卖羊的收入还掉部分贷款,但往哪儿销、能卖到什么价钱,岑廷祥心里并没有底。

  黄锦和建议,相关部门在发展产业时,应该留出一定经费开辟市场,把农户扶上马,送一程,产业才能持续发展;政府及时兑现承诺,优先购买本地羊,缓解养殖户销售压力。

  “蔗叶喂养出的‘有机羊’肯定有市场,关键是要有懂行的人去销售,农户就负责养殖,分工明确,这样的产业链才是完整的、可持续的。”黄锦和说。

  丫他的思考,归根结底,是如何做好市场营销的思考。这个思考不仅是丫他的、农业的,更是贵州的:产业的市场化之路究竟该如何去走?

  采访手记

  通过上面这张丫他甘蔗产业示意图,不难发现这条前景应当极好的产业链,有明显的“软肋”——市场营销异常薄弱。

  首先是依托一家企业而兴起的甘蔗种植,其发展状况完全取决于该企业——即便企业实力雄厚,但作为当地甘蔗唯一的“一棵大树”,在拥有稳定销售渠道的同时,也让蔗农收益与企业紧密相连,企业好,收益就好;企业遭遇市场波动,收益就受影响。

  营销问题同样出现在蔗虫养鸡、蔗叶养畜这两个延伸项目上:养殖户散兵游勇的销售方式不利于应对市场和品牌塑造,更不利于项目的长期发展。

  湄潭茅坝村和思南泥溪村的发展经历更是印证了这样的市场规律:有需求才会有市场,有市场才会有生产。

  熟知生产而不善于营销的丫他人如何走出尴尬?我们拭目以待。

册亨丫他镇甘蔗产业链反思:需发展市场营销

【责任编辑:(Top) 返回页面顶端
下一篇 -->

云南产糖大县--耿马县推动蔗糖产业升级

甘蔗卖给糖厂半年多还没拿到钱

<--上一篇
地址:韶关市翁源县坝仔镇 联系人:黄生 手机:15089868884 邮箱:285954754@qq.com
版权所有:黑皮甘蔗 技术支持:QQ:517209078 备案号: 粤ICP备12001468号